一年了
一年了,似乎我們外表都沒什麼變。卻悄悄走向二十歲,換個心,我們依然微笑。
就這麼簡單是吧!
真的,得來不易的友情。
這是一年半前在婚宴上拍的。
一年了,似乎我們外表都沒什麼變。卻悄悄走向二十歲,換個心,我們依然微笑。
就這麼簡單是吧!
真的,得來不易的友情。
這是一年半前在婚宴上拍的。
讀研究所已經是現在最夯的趨勢!
有許多觀念是不需經過大腦,就認為理所當然,卻嚴重與時代脫節的。譬如,農家樂,是
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對農家的歌頌。但是自從嘉義每到夏天就會曬死農人,以及崑濱
伯高唱無米樂後,我想也許農家收穫時的確有滿足的成就感,但真正快樂的,應該不多
。這從農村人口不斷外移,人口嚴重老化,便能窺知一二。時代改變太快,社會價值流動
,甚至過去, 也只是文人騷客或是統治階層為了安撫農人,甘於辛苦,所編排出來的頌
辭。可是,大家都習焉不察的,認為最快樂的人就是農夫了。
讀研究所,在此刻,正是這種迷思。
我做了一個小小的調查,歸納大學生一昧要更上層樓讀研究所的目的,計有:
1、父母期待,要光宗耀祖
2、同儕壓力,不能不如別人
3、師長鼓勵,以免研究所招不到學生
4、畢業即失業,校園是最好的避風港
5、延緩兵役,等待募兵制
6、逃避現實,不想面對社會
7、將來找工作,職位高、底薪豐
8、準備國考,留校K書
9、相親,對方較青睞(限男生)
所有的原因,最後都冠冕堂皇的,宣稱是
10、有興趣、要求學問
在進入本題之前,我們先來釐清「人」成長求學的幾個歷程。
人剛出生,是張純潔的白紙,雖然有存活的本能,但因社會機制太複雜,還需透過學習的
教化過程,才能做一個現代民主社會裡的公民。因此國家負有讓人民受教育的義務,這段
過程, 到國中教育為止。根據強制入學條例,拒絕入學,是要受到處罰的。
國中畢業,已經可以識字讀報,具備基本的常識,有謀生的能力。在歐美,一般泛泛大眾
,已有足夠能力進入社會,依自己的性向、能力和興趣,安排自己的生命,尋找恰當的定
位。學習則是永無止境的,不拘泥於校園之中,也不受文憑之限,事事練達皆學問,只看
你自己怎麼去追求罷了。
理論上,大學如果採歐洲制度,像英、法、德國等是專業教育,那就應該在高中把做比義
務教育要精緻的通識教育,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等十八般武藝,以及作為一個現代民主法
治社會的公民,應該具備的民主素養,包括:懂得尊重別人;能辨別是非,具有正義感;
能有公共意識,知道關懷社會;勤懇正直,負有責任倫理都學會了,簡單的說, 進大學
前,已經是個知書達禮,有教養的人。
如果學美制,大學才是通識教育階段。
那麼,研究所,無論是何種體制,都是研究高深學問和專業的地方。是更有選擇性和只適
合少數特別有做學問的志趣,或要從事高深技術的人士而設的了。
然而,現在的台灣,卻因為阿貓阿狗都進了研究所,所以,不管在大學聯考前, 你是多
麼的痛恨讀書,也不管大學四年是怎麼玩過來的,更不管你自己是不是一塊讀書的料,以
及將來要不要從事學術的工作,反正,如今研究所的大門洞開,基於那麼多世俗的理由,
到補習班去惡補一陣,背背考古題,甚至用人情的甄試辦法,就一窩風的又都進了研究所
。
順利讀完研究所,最少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既然是很功利的考量,我們不妨也來打打算盤
,簡單核計一下,投資報酬率是否值得。
兩年的學費、食宿、交通、最少要開銷五十萬元新台幣。如果這兩年,你努力的去找份工
作,基本工資大概也有五十萬,這一出入就是一百萬台幣。兩年的工作年資和晉薪,累計
進去,兩年後,說不定還做了碩士同學的小主管。起碼,在職場上比他要資深,在社會大
學裡,可能學習得更充實。至於,以後的機運,誰能成為王永慶、郭台銘,人生如戲,任
誰也料不準。
一百萬,兩年青春,換來個碩士學位,最現實的利益,是因此可以謀到一個比較好的工作
,底薪要比大學畢業生多個三、五千元。但前提是,你必須讀了個真才實學的研究所,你
也頂認真好學,沒有打混,沒有把讀書當副業才行。不然,你以兩三年最精華的春歲月,
一百萬台幣的耗費,所換得的可能是一個已經因通貨膨脹,貶值得只剩虛殼的頭銜而已。
不過,遺憾的,有市場價值、真材實料的研究所可都不好考,而且,為數已經不多(尤其
,是我熟悉的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所)。倒是,一大堆,濫竽充數的劣等研究所,可都張
開雙臂,等待著你。
回溯大學教育在台灣的發展,當經濟發達,生活安定到一定程度的社會,人民好學求知識
,當然值得鼓勵。台灣政府有鑑於此,從九零年代開始,除了廣開大學之門外,也大開研
究所的方便之門。不但允許大學不開系,卻可設獨立的研究所,還開放專科學生直接報考
,並以多元方式入學。
本來,教育的過程必須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大學教育不只是知識的淬煉,同時也做人格
的養成,就是通識教育部分。大學生享受校園生活,受不同學風薰陶,自然培育出獨立自
在的人文素養。所謂「教養」是也。資優班跳級的實驗結果,都不完全理想,經常發生人
格上的不適應,以致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同樣的道理,跳過大學階段,略過人格養成部
分,未曾體驗過大學經驗,直接進了研究所,其學習及研究能力固然有落差,直把研究所
當成專業的進階單位,不再是研究高深學問的殿堂。因此,所呈現的結果也是大不相同。
縱使取得文憑,卻因未經濡染內化的過程,淺薄無知依舊,狠毒虛矯更甚,不正是現今諸
多博碩士的寫照!
更何況,教育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廣開入學之門,卻不控管品質。粗製濫造的研究所
,生產的成品,品質就更可慮了。
開設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所,是成本最低的投資。教室是現成的,書籍也不需多添置,行
政人員可共用(甚至用工讀生替代),有兩個助理教授的名額就可以開辦起來了。唯一最
大的投資,是禮聘名師,提高素質。尤其用資深教師為經師、為人師,傳承經驗和閱歷,
厚植人文化成的質地。 這卻是私校經營者最無見識,最不願意做的部分。
為了招攬,學校不惜打出:「一次考試,直升碩士」的廣告為號召,藉此拉抬大學部的招
生率,保障研究所的報到率。又為了能招足員額,幾乎來者不拒,不敢讓考試艱深,也不
敢要求過去的學習基礎,不管你大學學的是資管、醫管、宗教、生死、觀光的...或任
何專業。也許考不進你原來的本科系所,可是只要進補習班背一本政治學或行政學之類,
就能考進行政所、美國所、日本所、亞太所了。甚至,進不了甲所,學校還主動將你遞補
進還有空額的乙所。
還有,將應該是在職進修班的社會人士,偷天換日納入正常體系,以廣結人脈,?充缺額
。甄試辦法更是漏洞百出,只要和主事者套些交情,幾乎無往不利,連論文只要熬足間,
幾乎也都保證護航過關。
最要命的是,連過去的中研院院長吳大猷先生都說過,社會科學只要動跟腳指頭就念通了
, 或許他是天縱英明,一般人竟也信以為真,還當這些學問不過是日常生活,只要識得字
,也就懂了其中的學問,就能來拿學位了。
學校不但浮濫招生,還不在所裡增強他們的基本學科,也不設定必修科目。所以,雖然轉
進了社會科學領域,卻可以不懂三民主義為何物;可以不知道「族繁不及備載」怎麼寫,
也可以以為鳳毛麟角是個名人。如果十八分,甚至零分進的大學,這些人照樣也會進了研
究所,你要怎樣期待他們突然啟蒙,而茅塞頓開呢。
如是參差,乃致普遍低落的程度,不要說在課堂上進行討論、相互切磋,或做專題研究,
像個研究所的教課。甚至比大學部學生,更難在短時間內,灌輸進基本的知識。至於論文
,很少有願意解密公開的, 因為實在見不得人。
當初政府的開放政策,的確是源於自由市場的概念,學術品質由各校自行負責。無奈有些
學校,只為求生,只怕招不到學生,哪還顧及到學術聲譽,知道愛惜羽毛?教育部的退場
機制還不完備前,是否選擇就讀,已經不是義務教育,也沒經過強行分發,就讓就讀者自
己承擔風險吧。
在如此混亂的市場裡,如果你真的有心求學問,那麼就該精挑細選,選間有真才實料的研
究所,好好從師資、課程、方向和口碑、前景上去評比。免得誤了自己青春。
如果你也不過是一項投資行為,那就好打打算盤。以免魚目混珠,得不償失。
賀德芬
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學碩士,現任台大法律系名譽教授
謝謝翠軒給了我一張聖誕節的音樂會票
在台大旁邊的懷恩堂
想說乾脆到大伯家吃頓飯
偶爾露個面讓他們安心也好
四點從學校騎車出發到士林捷運站
坐上新店線的捷運免轉車直接到景美站
熟悉的路況讓我不加思索直接往大伯家行走
雖然不是什麼大餐,但很有家的味道
羅宋湯很好喝,謝謝大伯母。
到懷恩堂後發現,人太多了
所以把票交給懷恩堂人員立即往台大走
不想在那人擠人聽音樂會。
夜間的臺大,給人很特別的感覺。
坐捷運回去的路上,刻意提前一站在劍潭下車
用步行回士林,中間買一杯星巴克熱太妃核果拿提($130)
用溫咖啡溫我那冷透的牛仔外套。
讓我們一起努力
說好的
要一起到美國念書
和可樂學長二人跑到屋頂,用canno350D拍八年來最大的月亮。
不過雲層一直很厚,曝光數和鏡頭一直很難抓。
這張大概是最好的一張,其他不是太亮就是太圓。
第一次夜間外拍,很特別:)
彰友會97學年度社遊
感謝有來的三位學弟妹、子瑋、存志、哲均、孟皓,還有從警大趕過來的翔偉
那天的天空藍白分明,秋芒草讓我有股心悸
如果可以,一個人來此地走走樂呼!
能在十一月底賞到如此美麗的芒海,多麼幸運阿!
芒草圖。
晚上還有去基隆廟口夜市,不忘到誠品走走。
奠濟宮何時出現廟口小吃,並無文獻記載,不過可以想像,早年廟埕上常有香客往來,有時還有有野台戲、江湖賣藝的表演,所以一定會跟著出現賣吃賣喝的流動攤販。
根據長者口述,在記憶中所能追溯到的日治時代晚期,廟埕兩旁的房子已有固定攤販,廟埕中間也有以帆布搭成的臨時攤販,今仁三路上則有一些會遭警察取締的流動攤販。當時,基隆雖然只有五、六萬人口,但廟口一帶是商業中心,常有人潮。
戰後,基隆快速發展,人口激增,廟口生意大好,固定攤販從廟埕一直擴張到仁三路上,形成一條飲食街道,後來愛四路上還有傍晚才出來的流動攤販,場面更大。(取自基隆光觀網)
廟口夜市海鮮居多,也可看到許多有名小吃,如營養三明治、奶油螃蟹、一口香腸等等
我覺得廟口夜市豐富度還比士林夜市高。
謝謝有來社遊的人,讓我這社長免於難堪:)
為了替這個人慶生,選了家餐廳
凱薩牛排,位在長安東路上
是一家只有六日才會開的牛排店,跟子瑋說了後他就興致沖沖的想去品味
不過二個大男生共進牛排氣氛真的很詭異,所以多叫了明昌和摳摳綸過來。
算起來凱薩牛排是在東區,所以騎個機車過大直很快就到了
店面很小,其實並不是什麼高級牛排館,算平價牛排
只是人很多,所以前一天只好先打電話預約。
外面機車停車位很多,所以騎車可以不大擔心停車位問題。
還是要祝李子瑋生日快樂,這個每天幾乎都跟我溺在一起的臭男人
雖然打嘴砲多,至少從他身上學到不少東西。
就這樣。
今年和風塾秋遊到三芝與基隆,也有大ㄧ同行,自己又老了一歲了(嘆)
在海洋大學旁有家店叫【蝦兵蟹醬】
他的冰品都是海洋口味,例如草莓鮪魚、鳳梨海帶、薄荷墨魚等等
還有想拍照正咩,結果學長突然插出來,失敗了囧
基隆的海很美,其實我ㄧ直是個很愛看海的小孩!
基隆原住民會館,但很無聊我覺得
加上沒做到海角七號中的勇氣之珠,更無聊了。
唉唉,這我身旁這二個人怎麼這麼愛自拍。
哈哈
看來我該減肥了我:)
許多人到香港維多利亞港看夜景,往往眼光都放在貝聿銘設計的中銀大廈(圖左建築物)
但卻稀少注意到在,由Norman Foster設計,一九八五年完工的香港匯豐銀行總部(圖中建築物)。
確實,連我可能都不大會去注意到...
但土木系出身的老爸極為推崇匯豐銀行,也跟我解釋為何匯豐銀行至今仍是建築界美談。
(以下香港匯豐銀行就簡稱HSBC)
這是營業大廳與辦公室的關係圖。
可以清楚發現中間並沒有柱子,僅僅用懸吊桿來支撐。
為何不做柱子?
因為要讓近四千名員工都能享有透明性高、視野優良的辦公環境,也方便管理。
這麼多人擠在HSBC裡,上下班時間必然會堵住,因此整棟大樓有二十三部客梯、五部貨梯,分布在大樓東西側。
在這裡跟東吳大ㄧ的學弟妹說,在二棟新教研大樓尚未蓋好時,全校只有綜合大樓一部電梯XD
也為了方便樓與樓之間的聯繫,HSBC裡甚至有六十二部電扶梯
當然如果想健身,也有樓梯給你爬,但HSBC可是四十七層樓高
聽起來當然沒有台北101來得高,但要知道這只是間銀行,除了一樓是公共空間外其他都是銀行部門
加上八零年代台灣的最高大樓也才二三十層(台電大樓)。
夜間近看HSBC美的可以。
整棟建築用衣架計劃,只用用四個構架支撐
所有內部隔間牆均採活動隔間設計,可以隨意變更辦公室位置!
還有ㄧ個非常有趣的地方,就是HSBC是ㄧ棟可拆卸的建築體,也就是說如果要搬家可以把零件拆下來到別的地方裝回來。
HSBC的建築體十分特別,但許多專有名詞我也記不住
對了!
在HSBC前面有兩隻銅獅,來源典故也十分有趣
ㄧ隻叫Stephen,是以前香港總行總司理史提芬名字
另ㄧ隻叫Stitt,是之前上海分行經理G. H. Stitt的名字
香港被日本佔領時,日軍把這二隻銅獅拿去想融成銅來補充軍需
但日本不久後投降,被麥克阿瑟把二隻銅獅子送回香港。
所以如果有機會去香港走走,就順道多注意ㄧ下這棟建築物吧
我常跟很多人說8/8放榜之前就知道自己會上東吳政治,
我也從高中開始就確定自己要念社會科學類的科系,卻沒料想到會來到東吳,
簡而言之,
念政治是很早的決定,來到東吳卻是個意外。
今天在跟楊貴凱吃飯時聊到
許多人對自己念的大學都比較有歸屬管,研究所則還好
而唸了東吳政治一年,也唸出了這段歷史
東吳政治是東吳大學在台復校最初的五個校系之ㄧ(法律、政治、外文、會計、經濟)
在歷史的傳承下卻沒有被傳統所束縛,反而扮演了最大的反對黨
從最開始的張佛泉(注一)事件到最近一次的東吳名嘴事件(注二)
甚至中間發生了傅正、黃爾璇等等的黨外運動,
使得東吳政治系曾經受政府施壓減班招生。
前鎮子在整理大學博覽會的校友名單時也順便整理出部分校友名單
從中發現早期的校友資料已經很難找到
也只能找到近20.30年畢業的校友
雖然名為政治系,但從政確實為少數
較大多在媒體及商業界有傑出表現
如果以東吳政治每屆收兩個班,中間還被減招多年的畢業人數來說
能在各行各業有如此亮麗成績實在難得,
可能是在政治系的社會科學及國際觀的養成下讓每個畢業的學生都有自己的思維。
將東吳政治部分畢業校友分成三大類,還有個其他
學術界.政商界.媒體界
而從事公職和文藝相關以及其他行業的學長姐就暫時不列入了,抱歉:p
學術界
羅清俊 - 國立台北大學公行系副教授
蘇伯顯 - 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系教授兼政大公企中心主任
孫同文 -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助理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行系教授
袁鶴齡 -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吳重禮 -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前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
呂炳寬 - 東海大學公行系副教授、前中台科技大學副教授。
許舒翔 - 環球技術學院校長
張五岳 -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
黃介正 - 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所長
陳俊明 - 理論與政策季刊總編輯、國家發展研究院研究處處長、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
陳恆明 - 嘉南藥學科技大學講師
盂峻瑋 - 樹德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林治平 - 中原大學前人教育學院院長、榮譽退休教授
黃煥榮 - 銘傳大學公行系副教授兼主任
陳宏銘 -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邱志淳 -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系副教授
胡龍騰 -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台灣透明組織知識管理部主任
(以下是目前有在系上任職的畢業校友)
林月珠 - 東吳大學政治系專任講師
林瓊珠 - 東吳大學助理教授
陳立剛 - 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劉書彬 - 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繆寄虎 - 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陳俊宏 - 東吳大學政治系講師
政商界
徐中雄 - 立法委員
張福興 - 前立法委員
陳惠敏 - 台北市議員
戴錫欽 - 台北市議員
張廖萬堅 - 台中市市議員
張宏陸 - 前板橋市市長
郭桂平 - 中小企業協會顧問、企業講師協會秘書長
曾紀平 - 上海英保投資顧問
張德孝 - 穩好企業公司董事長
楊俊彥 -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教師、環達工業公司總經理、大紘科技公司副總經理
鮑世濟 - 歐樂旅行社總經理
劉吉人 - 富蘭克林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坦伯頓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代表暨董事總經理
高文津 - 高傑建設公司董事長
陳盛山 - 華信航空董事長
媒體界
林朝億 - 廣播主持人
顧名儀 - TVBS新聞主播
陳靜蘭 - 中天.年代.台視新聞主播、記者
王崑義 - 自由式報撰述委員、東吳大學政治系兼任副教授
其他
胡正堯 - 外交官、駐巴拿馬大使、駐巴拉圭大使、駐玻利維亞代表、外交部中南美司司長
葉維銓 - 總統府第一局局長行政院研考會綜合計畫處處長、國家檔案局籌備處副主任
劉世忠 - 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副主委
朱亦嵐 - 台灣經濟研究院國際事務處副研究員
曾培堂 - 內政部書記官、科員、編譯、副主任、院長、秘書兼主任
陳莉茵 - 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常務董事、台灣弱勢病患權益促進會理事
詹志宏 - 前陸委會企劃處長兼海基會副秘書長,中華經濟院顧問
注一.
張佛泉
東吳大學政治系第一任系主任,曾任北京大學政治系系主任10餘年
曾在胡適主辦的<獨立評論>和雷震主辦的<自由中國>上發表自由人權言論
並成為 <自由中國>中的靈魂人物之ㄧ,被戒嚴中國民政府列為控管名單。
注二.
東吳名嘴事件
東吳大學前任校長,現任行政院長劉兆玄在最後一次校務會議中決議是否對教授
上政論節目次數進行控管,引發言論權的風波,
整個事件在媒體的嚴重誤導下成為一件醜聞。
1.社會充滿不公平現象。你先不要想去改造它,只能先適應它。
(因為你管不了它 )。
2.世界不會在意你的自尊,人們看的只是你的成就。
在你沒有成就以前,切勿過分強調自尊。
(因為你越強調自尊,越對你不利 )。
3.你只是中學畢業,通常不會成為 CEO,直到你把CEO職位拿到手為止。
(直到此時,人們才不會介意你只是中學畢業 )。
4.當你陷入人為困境時,不要抱怨,你只能默默地吸取教訓。
(你要悄悄地振作起來,重新奮起 )。
5.你要懂得:在沒有你之前,你的父母並不像現在這樣乏味。
你應該想到,這是他們為了撫養你所付出的巨大代價。
(你永遠要感恩和孝敬他們,才是硬道理 )。
6.在學校里,你考第幾已不是那麼重要,但進入社會卻不然。
不管你去到哪里,都要分等排名。
(社會、公司要排名次,是常見的事,要鼓起勇氣競爭才對 )。
7.學校里有節假日,到公司打工則不然,你幾乎不能休息,
很少能輕鬆地過節假日。
(職業生涯中一起跑就落後了,甚至會讓你永遠落後 )。
8.在學校,老師會幫助你學習,到公司卻不會。如果你認為學校的
老師要求你很嚴格,那是你還沒有進入公司打工。
因為,如果公司對你不嚴厲,你就要失業了。
(你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公司比學校更要嚴格要求自己 )。
9.人們都喜歡看電視劇,但你不要看,那並不是你的生活。
只要在公司工作,你是無暇看電視劇的。
(奉勸你不要看,否則你走上看電視連續劇之路,而且看得津津有味,
那你將失去成功的資格 )。
10.永遠不要在背後批評別人,尤其不能批評你的老板無知、刻薄和無能。
(這樣的心態,會使你走上坎坷艱難的成長之路 )。
大二給自己幾個規劃
畢竟自己年紀也不小了
一.課業方面
不能再像大一只求all pa
大二後應該開始學著預習和複習
並開始攝取課外資料
並且修了人權學程
希望能多認識幾位政治領域外的老師
可能對未來出國唸書和就業有很大幫助
二.課外活動
沒意外的話有三個重點一個要點
三個重點就是彰友會(會長).系學會(副部長).系棒(小咖)
一個要點就是團契,畢竟這是生活不可缺的
三.進修
開始要找補習班了
如果經濟允許當然試想補二科
英文和俄文
但目前大概只能補俄文了
英文我想只要善用校內資源應該就夠了
畢竟確定要走國際關係不會第二外語也太遜了
就這樣
我先把暑假over和享受好了
在暑假前希望能做到下面幾點
1.買到一台單眼相機和一台數位相機(單眼是為了拍出有質感的照片,數位是為了記錄生活的瑣碎方便)
2.到海邊去,就是很想去海邊玩
3.出國到美國一趟,尤其想到美東,體會所謂"真正"的美國文化
祝我好運吧
耿文婷(1999/06/06 聯合報33版)
三十歲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和大學畢業的人沒有多大的差距,因為比他們早入社會,以年資熬薪資;而且因為早有收入,所以存款也比他們多,我可以有和他們相當的生活水準,那時我很滿意自己的生活。
但若問四十歲的我,現在最想做或是此生最後悔沒有做的事?答案是「我希望多讀書」,學歷高並不能保證成就一定好,但它卻肯定會帶給你更多的機會。
因為受過高深的專業訓練,相對的造就出敏銳的判斷力,培養出縝密的思考力,它代表一個人面對生活的能力;代表著你是站在有「選擇權」強勢的一方,你可以選擇工作,可以選擇配偶,可以選擇朋友,或許這些可能都是會深深影響你一生的重要因素。
耿文婷(1999/06/06 聯合報33版)
三十歲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和大學畢業的人沒有多大的差距,因為比他們早入社會,以年資熬薪資;而且因為早有收入,所以存款也比他們多,我可以有和他們相當的生活水準,那時我很滿意自己的生活。
但若問四十歲的我,現在最想做或是此生最後悔沒有做的事?答案是「我希望多讀書」,學歷高並不能保證成就一定好,但它卻肯定會帶給你更多的機會。
因為受過高深的專業訓練,相對的造就出敏銳的判斷力,培養出縝密的思考力,它代表一個人面對生活的能力;代表著你是站在有「選擇權」強勢的一方,你可以選擇工作,可以選擇配偶,可以選擇朋友,或許這些可能都是會深深影響你一生的重要因素。
奉勸時下的年輕人,千萬不要被眼前經濟自主、生活多姿所惑,二十歲的你總有到四十、五十的一天,頭腦清楚點,為自己的明天存些老本吧!
剛剛把衣服稍微整理一下
再過幾個小時就要去坐高鐵往台北出發了
我看著衣服心情好沉重
這陣子
因為感情的事情又感的我好亂好煩
我當初堅持自己ㄧ定要到台北念書
我認為自己是不會害怕在外地生活的人
我真的很需要一種歸屬感
也許是戀家吧
也或許是朋友
我真的很想掉淚
More than five million people pass through the doors of the British Museum every year. They come to view the galleries, take in temporary exhibitions, participate in events or just to spend a few moments in one of London’s most spectacular public buildings.
花了一個晚上慢慢琢磨了google的個人化功能
發覺真的很有趣,不過也很難搞。
也可以從這裡觀察出一點端倪。
為什麼google在國外為之發狂,而台灣網友卻對google不甚了解。
大部分還沉溺在yahoo or wretch的blog上?
我想是起自於一個【懶】字。
照理說google的個人化功能ㄧ次整合了網誌相簿新聞行事曆等超多功能,
會吸引眾多的網友轉戰到這個新領域,可惜卻沒人好好利用。
今天一晚沒睡了,想休息一下。
Good night HK 。
有這blogㄧ陣子了
不過很少來動這裡
大概是有點厭倦無名的一些煩人小功能
想開一個比較"樸素"的blog
我就當這是第一篇blog好了(前面3篇被我刪了)
it's test :p
© Blogger template Psi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